激光位移傳感器選型指南


原標題:激光位移傳感器選型指南
激光位移傳感器選型指南如下,旨在幫助您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激光位移傳感器:
一、明確應用需求
測量范圍:
確定被測物體的實際移動范圍,即位移量。
選擇的傳感器量程范圍應略大于被測目標的最大移動范圍,前后均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預留5%~10%左右為宜)。
例如,目標實際移動范圍為16mm,可以選擇量程范圍為20mm的傳感器。
測量距離:
測量距離是指被測目標的移動區間與傳感器測頭之間的絕對距離。
測量距離有兩種表達方式:起始距離(如“35-55mm”)和中心距離(如“45±10mm”)。
注意,被測目標與激光位移傳感器的距離越近,傳感器的量程范圍也越小;反之,距離越遠,量程范圍也越大。
二、技術參數
分辨率:
分辨率指的是傳感器的最小刻度,即傳感器的最大識別能力。
例如,某些激光位移傳感器分辨率可達到0.1um的水平。
重復精度:
重復精度是指在靜止狀態下,檢測物在相同位置下反復測量所得值的誤差幅度。
選擇時需要考慮這一參數,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采樣頻率:
采樣頻率(單位:Hz)是指每一秒鐘測量的次數。
采樣頻率數值越大,測量(采樣)一次所花的時間就越短,適用于高速移動物體的檢測。
三、測量原理
激光三角測量法:
適用于高精度、短距離的測量。
激光發射器通過鏡頭將可見紅色激光射向被測物體表面,經物體表面散射的激光通過接收器鏡頭,被內部的CCD線性相機接收。
根據不同距離下CCD線性相機接收到的光點角度及已知的激光和相機之間的距離,計算出傳感器和被測物體之間的距離。
激光回波分析法:
適用于遠距離測量。
傳感器內部由處理器單元、回波處理單元、激光發射器、激光接收器等部分組成。
激光位移傳感器通過激光發射器每秒發射百萬個激光脈沖到檢測物并返回至接收器,處理器計算激光脈沖遇到檢測物并返回至接收器所需的時間,以此計算出距離值。
四、其他考慮因素
產品尺寸:
根據安裝空間大小選擇合適的傳感器體積。
檢測方式:
激光位移傳感器分為直反式和反射板式,根據具體需求選擇。
調整方式:
激光位移傳感器有可調式和不可調式的,根據需要選擇是否可調。
環境要求:
特殊環境(如高溫、高濕、電磁干擾等)需要選用特殊設計的激光位移傳感器。
性價比:
在滿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考慮傳感器的價格與性價比。
綜上所述,激光位移傳感器的選型需要綜合考慮應用需求、技術參數、測量原理以及其他因素。希望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做出明智的選擇。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